一、拔罐的作用
1、拔罐的負壓作用具有行氣活血、舒筋活絡、消腫止痛、祛風除濕等功效,是一種良性刺激,有促其機體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。
2、拔罐的溫熱作用具有溫經(jīng)散寒、清熱解毒等功效,能促使疾病好轉的目的。
3、調節(jié)神經(jīng)功能和微循環(huán),提高新陳代謝,提高和調節(jié)人體免疫力。
4、活血化瘀,能經(jīng)止痛,可用于外科癰腫、風濕痛、腰背肌肉勞損、頭痛、哮喘、腹痛、外傷淤血、一般風濕感冒及一切酸痛諸證。
二、拔罐的注意事項
1、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。若體位不當、移動、骨胳凸凹不平,毛發(fā)較多的部位均不適用。
2、用火罐時應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。若燙傷或留罐時間太長而皮膚起水泡時,小的勿須處理,僅敷以消毒紗布,防止擦破即可。水泡較大時,用消毒針將水放出,涂以龍膽紫藥水,或用消毒紗布包敷,以防感染。
3、皮膚有過敏、潰瘍、水腫及大血管分布部位,不宜拔罐。高熱抽搐者,以及孕婦的腹部、腰骶部位,亦不宜拔罐。
4、有肺部慢性病的患者,如慢阻肺、肺結核、肺膿腫、支氣管擴張等,不適用拔火罐。
5、拔火罐后不宜馬上洗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