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天氣“善變” 呼吸道疾病易發(fā)
專家提醒:科學防治 保衛(wèi)呼吸道健康
春季晝夜溫差大,氣溫起伏不定,感冒、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(fā)。體質良好的年輕人容易自愈,但對于抵抗力差、合并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無異于“雪上加霜”,可能會引起肺功能損害,甚至危及生命。專家提醒,對于呼吸道疾病要予以重視,規(guī)范治療,避免疾病反復發(fā)作。
耄耋老人病重
醫(yī)護成功救治
82歲的王老家住湖塘鎮(zhèn),有高血壓、冠心病史十余年,每到換季,咳嗽、咳痰、氣喘等病癥就會反復發(fā)作,劇烈活動后還會感到胸悶氣促。三年前被診斷為間質性肺炎,造成雙肺功能損害,平時依靠藥物緩解癥狀。一個月前,王老因天氣變化開始咳嗽、咳痰,自行服用藥物治療無果后,還伴有胸悶氣急、面色發(fā)紫等癥狀,無法下床活動,被家人送至我院呼吸科。
呼吸科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馬仁龍認為,老人高齡,基礎疾病多,經 胸部CT檢查確診兩肺間質性疾病繼發(fā)感染合并肺動脈栓塞,動脈血氣提示呼吸衰竭,中重度缺氧,病情危重,隨時有生命危險,應及時有效救治。隨即組織科室醫(yī)護團隊進行搶救,予以吸氧、抗凝溶栓、平喘、抗感染等對癥治療。經過科學治療、精心護理,半個月后王老病情明顯緩解。出院時,老人家屬還特意送來一面繡有“醫(yī)德高明治病救人全心全意為民服務”字樣的錦旗,感謝呼吸科醫(yī)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與無微不至地照顧。
春季疾病誘因多
診治應及時規(guī)范
馬仁龍介紹,呼吸道疾病臨床上以支氣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等較為多見。這些疾病在春季好發(fā),主要是因為冬春交替,氣溫變化較大,忽冷忽熱,人體易感染風寒,當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時,寄居在呼吸道內的細菌或外來病原微生物易乘虛而入;加上春季百花盛開,一些花粉漂浮于空氣中,有過敏體質的人吸入后可產生過敏性鼻炎,進而誘發(fā)呼吸道疾病。
呼吸道疾病包括上、下呼吸道急、慢性炎癥,起病急、變化快,有的病毒,如流感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具有傳染性。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現為咳嗽、咳痰、流鼻涕、打噴嚏、咽喉痛等,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癥狀為劇烈咳嗽、多痰、氣喘等。一般來說,上呼吸道感染最早出現,病情相對較輕,但如果感染控制不佳,就可能進一步發(fā)展,影響下呼吸道,發(fā)展為支氣管炎、肺炎等,造成肺功能損害,危及生命。因此,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時要提高警惕,盡早就醫(yī)診治。
保護呼吸道健康
預防重于治療
呼吸道是肺呼吸時氣流所經過的通道,當呼吸道出現問題,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。而呼吸道疾病發(fā)展為慢性疾病時,規(guī)范治療僅能控制或延緩病情的發(fā)展,尚不能完全治愈。因此,對于呼吸道疾病,預防勝于治療。
專家提醒,人們應減少外出,避免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,若需外出必須做好防護,佩戴口罩。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應重視自我管理,做好評估、監(jiān)測工作。平時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煙限酒,保證睡眠充足,注意保暖,勤洗手、通風,注意居家物品的消毒;合理飲食,建議進食易消化的食物,多吃蔬菜、水果,勤喝水,每天攝入合理的高蛋白類食物,保證充足營養(yǎng);適當鍛煉身體,提高抵抗力;保持心情愉快。
專家介紹:馬仁龍:呼吸科主任、主任醫(yī)師,曾在上海中山醫(yī)院肺科進修。擅長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氣管哮喘、大咯血、呼吸衰竭及其它呼吸科危重癥等。熟練掌握纖支鏡常規(guī)檢查、CT定位下經皮肺穿刺等本專科各項技術操作,同時開展了氣管內支架置入術。
專家門診時間:周一全天